close






在繁忙的外星人總部裡,有幾個分支。侵略地球是不得已的,外星人因為過度能源開發與環境污染,已失去他們的星球,殘餘人口長年住在太空船上,目前也只剩下100艘船艦瀕臨絕種;直到最近終因時勢所逼,最高法院通過並允許外星人奪取地球,兩個主要黨派「鷹派」與「鴿派」,可分頭進行對人類的實驗,甚至採取直接性的攻擊。






鷹派已自地球抓來5個受體對象,打算在地球散播病菌,同時採用生化武器攻擊。這點當然被鴿派所反對,雖然能迅速解決地球人,然而生化武器的使用,只怕再度重蹈自己星球的毀滅覆轍;因此他們根據長期觀察而提出「繁星計畫」,主打地球人最脆弱的體內能源—感情,使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擊潰地球人。



「繁星計畫」乃由外星人於鄰近其航道的荒蕪星球上,架設龐大的發送衛星,只要地球人望眼看見該顆星星,即可接收發送資訊、產生催眠效果,並且激發受體的各種想像,包括浪漫、開心、激動、痛苦…等各種情緒,不斷接收直到情緒的最大值,最後迫使受體自我終結,例如,導致地球人「開心死了」、「痛苦死了」等等。
















「地球人的脆弱,在於過度倚賴愛情。

兩個人的戰爭無須語言就能遍體鱗傷。」


……談話摘錄自外星人開發總部







Stars - In Our Bedroom after the War

繁星 – 我們爭執後的臥房











加拿大獨立廠牌Arts & Crafts旗下藝人團體除了近期蟬聯Billboard榜37週大紅大紫女唱作人Feist、超過15人編制大團Broken Social Scene(要來台灣了!),以及The American Analog Set、Metric、Final Fantasy等之外,還有Stars這組努力耕耘Indie Pop、Indie Rock領域的甜美繁星,2005年專輯《Set Yourself on Fire》不但榮獲加拿大朱諾獎提名,更隨後為一票同鄉樂隊整張「翻唱致敬」,受推崇地位可見一斑。



正如長達七分鐘的專輯同名曲〈In Our Bedroom after the War〉所點題,Stars 2007年最新專輯寫下了愛情的晦澀黑暗,轉進美麗無比的流行曲調;優雅鋼琴、磅礡弦樂,編造出如史詩般的長篇鉅作,煽情力道深且無所遁逃。切勿錯過招牌男女對唱曲〈The Night Starts Here〉、〈Take Me to the Riot〉,皺起眉頭的淡淡憂傷,像極公路電影的旁白。女主唱Amy Millan在〈Window Bird〉、〈My Favourite Book〉中甜美的嗓音,可對比男主唱Torquil Campbell的〈Barricade〉,明明敘述一對流氓鴛鴦在街頭打人的故事,卻能變化出猖狂至極的催淚浪漫。



如果要搬出某某樂評幾顆星星的評語,那麼可免了,Torquil Campbell厭惡樂評,可是曾嚴詞抨擊知名音樂網站Pitchfork的偏頗看法;我想,其實只要仔細聆聽Stars字裡行間的飽滿情緒,也許你就能察覺,他們就是你生命中最棒的一顆耀眼天團巨星!



http://www.myspace.com/stars

http://www.arts-crafts.ca/stars/




實驗初期,鴿派發現地球人控制情感的能力相當模糊,雖然成功促使了不少地球人自我毀滅,搭配愚蠢政府與無助經濟景況更是尤其管用;但也有不少人自有抗體,催眠效果不甚良好。



鴿派決定將發送衛星全都使用在地球最強也最愛管閒事的國家—美國,以及文化歷史最為悠久的英國,並針對娛樂工業聚集處如好萊塢,藝術人才群集處如倫敦、紐約、芝加哥、Nashville等地進行洗腦,企圖藉由悲觀灰暗的電影與音樂,激發更多受眾或創意工作者的自我毀滅意圖,並帶動數以萬計的地球人,正如自殺聖曲〈憂鬱的星期天〉(Gloomy Sunday)般,以精神面逐步消滅地球人。











「從詩意花草到憂鬱民謠,地球人正在改變中。

聖經即將無以後繼,好現象。」


……談話摘錄自外星人研究總部







Trembling Blue Stars - The Last Holy Writer

顫抖的藍星 – 最後的聖經作者









愛上Trembling Blue Stars(TBS)純粹只因為他們美麗與憂鬱的團名,熟料隨之而來的青蔥花草、感傷民謠、冰冷電氣竟如青春的印記般,牢牢遙掛心底。TBS根基於倫敦,團員幾乎都是從其他團跑來的,包括主腦Bobby Wratten(The Field Mice)、和聲Beth Arzy(Aberdeen)、貝斯手Keris Howard(Brighter)以及鼓手Jonathan Ackerman(Alpha State),在宣佈停止巡演後的第三年,推出生涯第七張作品,專輯名傳聞為悼念The Go-Betweens因心臟病逝世的Grant McLennan。



迥異過去六張錄音室作品總是洋溢著青春色彩,《The Last Holy Writer》的晦暗艱深令我難以入喉,自首曲〈By False Lights〉的鬱悶低調電子便壓抑得喘不過氣,偶能找到〈Idyllwild〉、〈From A Pale Blue Rosary〉熟習的經典TBS飄然甜蜜氣息,然而整體仍埋陷於黑洞中的黑洞,只得重播起《Lips That Taste of Tears》等舊輯,那真正令我心神嚮往的逝去青春。



http://www.myspace.com/tremblingbluestars





鷹派瞧不起鴿派的溫和作風,也分頭進行生化攻擊,以接觸傳染的優勢製造死傷人數,此作風屢次受鴿派警告,並提報法院裁決,終於在輿論壓力下,實驗近一年後宣告停擺。鷹派暫時作罷,成為鴿派死對頭的反對黨,當然更積極挖「繁星計畫」的瘡疤,終於發現此計畫最大的仳漏…



雖說「感情」為地球人最脆弱的體內能源,然而人類自身免疫力強大,對於感情的反制作用,或者身為生物的本能反應使然,必定對衛星電波做出反動行為,使其無效。例如受到憂鬱歌曲影響的某甲,雖然接受來自星星的激發效應,仍可以自由選擇改為聆聽歡樂的音樂,相互抵制之下,催眠效力完全被抵弱,「繁星計畫」充其量只會是個無能且漫長的攻擊。於是法院再度通過鷹派的建議,其中民不聊生確是關鍵之一,太空船艦已遞減不到30台,經過數年的憲法修正,外星人最後決定武力攻打地球…











「地球人首度出現反動,並識破我們的意圖。」

……談話摘錄自外星人復原總部







Cortney Tidwell - Don't Let the Stars Keep Us Tangled Up

柯妮蒂薇兒 – 別讓星星將我們縛住









碧玉的聲音在美國Nashville找到了接班人。這是對Cortney Tidwell的溢美之辭,然而她神似碧玉的聲線、遊走Mazzy Star夢幻與Cocteau Twins飄渺的曲風,每每在寂冷的夜晚輝映著星光,並瞬時抽離至黑暗不見五指的森林裡,美麗的令人屏息。



父母離異與母親辭世雙重打擊的影響,讓Cortney Tidwell重拾音樂抒發情感。專輯同名曲〈Don't Let Stars Keep Us Tangled Up〉穿刺了愛情的虛幻本質,清冷的步調甚至為The Chemical Brothers製作人Ewan Pearson採用,在其好評個人專輯《Piece Work》混製出極簡電氣。而她也擁有民謠的純粹,〈La La〉、〈Missing Link〉分別詮釋出不同風貌,〈Illegal〉則頓入壓迫式的歇斯底里,讓人直呼過癮。千萬別相信星星,如果你開始相信Cortney Tidwell。



http://www.myspace.com/cortneytidwell

http://www.everrecords.com/cortneytidwell/






故事有個美好結局。外星人攻打了地球,然而卻在不到一個月內,罹患不明疾病、癱瘓了所有武力,全數被地球人殲滅。據傳,是地球微生物細菌感染了多數的外星人,並蔓延開來造成致命危機;如同感冒、如同荷爾蒙與費洛蒙,這些難解而看不見的分子,這些左右我們命運的東西,最終救了多愁善感的人類。



外星人建構的龐大發送衛星,並沒有受到滅族的影響,依然功能完好的運轉著,如同「繁星計畫」的初衷,仍舊激發著地球人的思緒,誘導憂鬱與快樂的基因。每當我們仰頭望見美麗的星星,我們就被牽著鼻子走。終結一段短暫的人生,或,許下一次感動的諾言。






by Elvis / 林貓王

本文原載自DVDinfo 2007.12



註:本篇是告別作 (XD),DVDinfo與M社會一起在12月跟大家說再見了...|||



購買連結


Stars: Buy

Trembling Blue Stars: Buy

Cortney Tidwell :Buy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v51 的頭像
    elv51

    elv51

    elv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